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优秀安全员事迹材料(精选多篇)

时间:2024-04-26 10:31:03
优秀安全员事迹材料(精选多篇)[本文共8699字]

胡兵良,男,35岁,2014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金筑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该同志自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施工第一线从事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和项目管理工作。先后参加了甬台温高速公路黄岩段路面工程、九景高速公路p3标路面工程、上三高速公路25合同路面工程、甬台温高速公路临海杨梅至乐清

湖雾街路面整修工程、丽龙一级公路云和段一期路面工程、丽龙一级公路(改高速)云和段二期工程10合同、杭浦高速公路路面一合同等省内各大重点项目的建设。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用实际行动和工作业绩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操守和诺言。

胡兵良能始终坚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工作中时刻不忘认真学习专业技术知识,深入钻研专业技术技能,从而养成了对工作高度负责的主人翁责任感。经过10余年的辛勤努力,他的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并且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绩。他参与承建的全省各大交通建设工程均获得优良工程。因丽龙一级公路云和段一期路面工程的施工中成绩卓著,获得了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2014年度公路工程"优秀项目经理"的光荣称号。

2014年5月20日,胡兵良临危受命担任浙江交通第三批派往青川抢险救灾突击队副队长,火速赶往四川地震重灾区广元青川县,带领突击队员抢通位于龙门山脉深处的宝罗公路9.7公里损毁段。

勇打前站的开路先锋来到灾区,余震不断,就在胡兵良同志到达的当天,青川又发生6.4级余震。在地处海拔上千米的宝罗公路白朝乡路段,看到原有的通村公路路基毁没,路面被埋,甚至有的地方数百米路面整体消失……救灾物资只能等待村民翻山越岭走50多里山路来取。山崩地裂,使四川广元山区的多条通村公路发生"粉碎性骨折",许多灾民被困山中,生活困难。白朝乡兴隆村、兴房村等地3000余村民急盼道路抢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心系灾区,情牵灾民,冲在了抢通灾区生命线的最前面。作为最先到达青川县的第三批浙江交通抢险突击队副队长,他顾不得长途跋涉后的劳累,首先察看地形,安排后继突击队员的食宿,然后立即和其他几名队员步行几十公里山路去抢通路段考察地形、进山踏勘,为正式施工做准备。第一天的踏勘从早上7点一直走到下午4点才到达塌方地点。塌方段山高林密、闷热潮湿,蚊虫毒蛇随处可见,他们只能手脚并用,艰难前行。由于踏勘详细,第一天,就初步选定了一条新的线路。接下来几天,他每天都早出晚归,来回走几十公里山路,凭借多年的施工经验,确定了施工线路的最终线位。他随身带着砍刀,和队友们硬是一刀一刀砍出了一条四公里长的小道,这就是震后拟建的新宝罗公路抢通段的雏形。几天下来,他浑身被蚊子咬出了一个个的红点,又痒又疼,身上还有因长时间在潮湿闷热环境中作业产生的湿疹,但是他丝毫不吭声,只是请队医进行简单处理后忘我地继续着他的工作。

心存大爱的抗震勇士胡兵良同志带领赴川抢险救灾突击队在余震不断、环境恶劣、供应保障不足的条件下,胆大心细保质量,为早日抢通灾区道路"生命线"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因天气忽雨忽晴,施工路段不时有泥石流和石块从山上滚落,险象丛生。但一想到山里面还有3000灾民因为此路不通,要走一天的路程才能到青川县城领救灾物品,便顾不上危险,凭着自己熟练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感,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危险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带领突击队员30余人,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始终和队员们并肩作战,饿了啃几口方便面或压缩饼干,困极了便席地而坐,背倚山体打个盹,醒来后又接着干。衣服不知被汗水和雨水湿透了多少回,几天下来,双眼熬得通红,浑身像散了架。然而他始终不言苦、不言累,沉着冷静地带领大家施工。

一丝不苟的筑路专家大部队上山正式施工后,胡兵良每天都要对路线的横、纵线形进行反复的检测,并且蹲点在施工现场指挥施工,有的时候短短十几米的路要反复填挖几次才能合格,他对工程技术和工程质量的要求总是超规范标准。在正式施工三天后,细心的他发现拟定路线的终点附近,由于余震,山体出现了大量裂缝。他反复踏勘改线,想方设法联系请教当地的地质专家,并在线型上设法绕开容易滑坡的危险地带。他一丝不苟的态度感染了队员,几天下来大家都知道应该以等级公路的标准来对待这条乡村公路,才能提高在这种特殊环境中施工的保险系数,确保公路施工质量。

样样兼管的当家人担任此次赴川抢险救灾突击队负责施工技术的副队长,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工作强度大、头绪多。白天冒酷暑、顶烈日,不仅要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施工中碰到的各种技术难题,指导并解决施工技术工作,还要和当地协调各方面关系,东奔西走,解决实际问题。在人员、设备不足的情况下,经常是收工后其他队员已经回去休息,他还在场地里带

第二篇:优秀安全员先进事迹

胡兵良,男,35岁,2014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金筑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该同志自1996年参加工作以 来,一直在施工第一线从事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和项目管理工作。先后参加了甬台温高速公路黄岩段路面工程、九景高速公路p3标路面工程、上三高速公路25 合同路面工程、甬台温高速公路临海杨梅至乐清

湖雾街路面整修工程、丽龙一级公路云和段一期路面工程、丽龙一级公路(改高速)云和段二期工程10合同、杭浦高速公路路面一合同等省内各大重点项目的建设。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用实际行动和工作业绩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操守和诺言。

胡兵良能始终坚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工作中时刻不忘认真学习专业技术知识,深入钻研专业技术技能,从而养成了对工作高度负 责的主人翁责任感。经过10余年的辛勤努力,他的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并且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绩。他参与承建的全省各大交通建设工程均获得 优良工程。因丽龙一级公路云和段一期路面工程的施工中成绩卓著,获得了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2014年度公路工程"优秀项目经理"的光荣称号。

2014年5月20日,胡兵良临危受命担任浙江交通第三批派往青川抢险救灾突击队副队长,火速赶往四川地震重灾区广元青川县,带领突击队员抢通位于龙门山脉深处的宝罗公路9.7公里损毁段。

勇打前站的开路先锋来到灾区,余震不断,就在胡兵良同志到达的当天,青川又发生6.4级余震。在地处海拔上千米的宝罗公路白朝乡路段,看到原有的通村公 路路基毁没,路面被埋,甚至有的地方数百米路面整体消失……救灾物资只能等待村民翻山越岭走50多里山路来取。山崩地裂,使四川广元山区的多条通村公路发 生"粉碎性骨折",许多灾民被困山中,生活困难。白朝乡兴隆村、兴房村等地3000余村民急盼道路抢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心系灾区,情牵灾民,冲在了 抢通灾区生命线的最前面。作为最先到达青川县的第三批浙江交通抢险突击队副队长,他顾不得长途跋涉后的劳累,首先察看地形,安排 ……此处隐藏3600个字……食宿问题。为争分夺秒尽快展开公路抢通保通施工,5月31日,陈士荣同志和突击队工程技术人员和交通厅前线指挥部领导、江油市交通公路部门负责同志、当地村委主任一起,驱车100余公里,绕到六合乡,从六合乡下车向文胜乡安顺村方向徒步行走,对突击队肩负的抢通任务进行全线实地察看。陈士荣同志背着海事卫星电话、矿泉水、方便面等几十斤重的东西,从龙池村上山探察。由于山高坡陡,塌方严重,公路严重堵塞,他和队员们几乎是弯着腰,用手扒着地一步一步往上爬。午饭和晚饭陈士荣同志和队员们一样,吃方便面,喝矿泉水;矿泉水喝光了,就喝山上流下来的泉水。由于体力透支,等翻过哑口下山时,陈士荣同志两腿打颤,只好砍个树枝作拐杖,一瘸一拐地往下走,夜里九点才摸黑赶回驻地。到帐篷里灯光一照,陈士荣才发现自己身上被荆棘和树枝划出了道道血口,他忍着伤痛连夜整理勘察记录及拍摄的路况、塌方、滑坡等影像资料。利用自己总工程师的专业技术优势,组织技术人员根据沿线情况制定《施工技术方案》。一夜未眠的陈士荣,第二天又出现在工地一线。

为确保抢通进度,陈士荣根据现场抢通条件,要求突击队一个抢通工作面配备一台挖掘机和一台装载机,每台机械配一名施工员和两名安全员,先用挖掘机对现场的塌方和落石进行清理,然后用装载机对已清理过的路段进行平整、碾压,效果良好。由于灾区余震、塌方、滑坡和落石不断,有时抢通过的道路又会断行,在大型机械无法返回的情况下,陈士荣同志就带领突击队全体队员人工清理塌方,面对滑坡,陈士荣同志身先士卒,能用手搬的就用手搬,搬不动就用人抬,抬不动就用撬杠撬。一次在清理碎石时,由于路面有两条纵向裂缝,挖掘机手因视野受限不敢往前开。为抢时间、赶进度,陈士荣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果敢地跳到车上对机手说:“我给你指挥,别怕,石头掉下来先砸我,机械翻下去我和你一块光荣!”在他的精神感动下,机械手坚定地往前开进,按时到达了指定路段,为抢通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抢通保通施工中,危险无处不在。每逢此情,陈士荣同志总是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别人。6月8日上午9时许,陈士荣同志带队上路查看路过一个哑口时,听见上面的悬石咔嚓作响,悬石突然出现了一道十来公分宽的裂缝,并开始向下掉碎石。这时,听到安全员一声哨响,提醒他们快速通过。危急关头,陈士荣同志指挥同志们迅速向前冲,待大家安全通过后,他才冲出险境。就在他刚冲过去几秒钟,上面的山头就垮了下来,几百方石头把陈士荣刚刚经过的地方堆起了一座小山,如果再晚几秒钟通过,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了确保抗震救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省政府赴川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和河南省交通厅前线指挥部每两天就要在绵阳或江油召开一个会议。陈士荣同志每天要在绵阳、江油的山路和高速公路上奔波,日平均行程二三百公里,最多的一天跑了七百多公里。他所乘用的车的底盘护板时常被路上的石头碰坏,修都修不及。开完会回来已是凌晨两三点钟,匆匆休息一会儿,天亮还要召开会议传达上级会议精神。有时司机累得实在受不了了,突击队其它有驾驶执照的同志只好当临时司机,临危受命。陈士荣和车辆一样一刻不停。在灾区,陈士荣同志的乘用车足足行驶了一个万里长征。

为了确保队员们的生命安全和生活饮食安全,陈士荣同志组织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制定了《安全施工管理制度》和《生活饮食管理制度》,要求全体队员工作时必须戴安全帽,穿长衣长裤。一台机械配备两名安全员,安全员手持望远镜和小哨,负责观察山上落石和塌方,有危险随时提醒机械操作手。在大的塌方或滑坡处理前,提前封堵施工点两端道路,防止过路群众闯入造成安

全事故。要求机械在抢通时要留有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的紧急避险空间,确保人员和机械的安全。

面对时刻发生的余震、塌方、滑坡、落石等险情,为了确保抢通工作顺利向前推进,陈士荣同志根据抢通工作实际,在当地聘请了十余名村民,担任排险员,由于他们熟悉当地地形,由他们对施工路段的险石进行预先排除,并及时发现潜在危险,进行预处理,

确保了突击队人员和机械的安全。在灾区抢通保通的一个多月时间,尽管危险无处不在,可是突击队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做到了人员、机械“零伤亡”。

按交通厅前线指挥部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抢通保通任务的胜利完成,每个突击队都要成立临时党支部。6月初,经市公路局党委批准,驻马店市公路局赴川公路抢通保通突击队临时党支部正式成立,临时支部共有十一名共产党员,分成三个党小组,由陈士荣同志兼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在抢通保通工作中,陈士荣同志带领共产党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工作不分份内份外,不讲条件,不计个人得失,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广大突击队员积极向党员同志学习,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向党组织递交了火线入党申请书,经党支部考察并经支部大会批准,突击队有9位同志在抗震救灾一线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领导亲自参加了新党员火线入党仪式,并重温了入党誓词。临时支部为抢通保通工作的胜利完成发挥了重要的政治保障。

经过32天的日夜奋战,陈士荣同志带领突击队全体队员,冒着落石、滑坡和塌方的危险,克服重重困难,完成抢通道路25公里,新建灾民安置点道路1.5公里,平整灾民安置点场地20140平方米,共完成清理土石方39000立方米。出色的完成了省交通厅前指交给的工作任务,受到了省交通厅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在灾区,陈士荣同志要求突击队在做好公路抢通保通工作的同时,全力做好为灾民服务工作。当陈士荣同志了解到文胜乡群众看病难时,就指示随队医生设立公路爱心诊所,拿出部分药品,免费为当地群众诊治,并向灾区群众普及灾后防疫知识。随队医生共为当地群众诊疗206次,免费发放防疫宣传资料200余份。突击队看到当地群众因看不懂国际援助的帐篷说明书而无法搭建帐篷时,就根据帐篷的说明书示图,主动为当地群众搭建帐篷,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广泛赞扬。

作为一名有着22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在党的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陈士荣同志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临危不惧、顾全大局的高尚情操。就在他受命奔赴灾区的前一天,他的岳母病重入院,马上要做手术,爱人劝他等老人手术后再走。“家里需要我,灾区更需要我”,来不及说服家属,陈士荣便毅然踏上征程。

在陈士荣同志的带领下,突击队的突出表现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省委书记徐光春、代省长郭庚茂在交通厅前线指挥部亲切接见了陈士荣同志;省委副书记陈全国、组织部长叶冬松,副省长张大卫、宋璇涛,国家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等亲临施工一线,指导抢通施工,对突击队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市交通局局长彭宾昌、市公路局局长景川生等领导亲自到施工一线慰问指导。陈士荣同志率领的突击队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被国家交通运输部评为“全国交通运输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被河南省总工会授予“河南省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

推荐访问其他范文:

安全员事迹材料

安全员事迹材料

安全员先进事迹材料

安全员先进事迹材料

矿山安全员先进事迹材料

《优秀安全员事迹材料(精选多篇)[本文共869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