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改革中谋发展 创新中呈特色 与课改一起成长——课改特色汇报

时间:2024-04-15 02:18:55
改革中谋发展  创新中呈特色  与课改一起成长——课改特色汇报[本文共9408字]

改革中谋发展创新中呈特色与课改一起成长

——课改特色汇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工作一次深刻的变革。它犹如滚滚的海潮,浩浩荡荡,席卷神州大地,翻江倒海间,激浊扬清,对沉积已久的教育教学观念来了个颠覆与重构,课改带来的生机如春风拂过,如春雨入土,新课程在古老的土地上百花争妍,竟相开放。我们18小学作为首批进入课改实验的一所学校,在新课改的浪潮中,奋勇争先,勇于创新,大胆实验,迎课改潮流而上,并跟随新课改一起成长。一直以来,学校始终坚持“让每一位学生主动求知,让每一位学生生动发展,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的理念,以“基础扎实、师生和谐、质量稳定、特色鲜明”为目标,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以教科研为引导,以改革评价方式为手段等,坚持了“在实验中成长”、“在实验中思考”、“在学习中积累”、“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的途径,几年来学校荣获了:全国少年军警示范校称号;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优秀实验学校;第五、第六届国际中小学生美术书法大赛美术教育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市级科技特色学校;市级《课程目标与开放式达标教学》课题先进实验学校;数学教研组被评为乌市“十五”教科研工作优秀教研组;沙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实验基地;沙区“十五”课题先进集体;沙区校本教研先进科任教研组;欢乐六一“放飞绿色梦想”少先队环保课题实践展示活动沙区优秀组织奖;沙区教育工会开展的“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学习型组织等。

回顾新课程探索实践的历程,我们从教师队伍的建设、校本教研的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方面,全面构建了学校文化型模式,彰显我校课改特色。

一、以打造优秀教师群体为根本,走内涵发展之路。

教师素质的高低是课改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新“课改”的不断滚动推进,使我们不再一味挑选优秀教师参与“课改”实验,而是致力于以校为本,加快每一位教师专业化能力的提高和教师整体队伍素质优质化建设,坚持为教师搭建五个平台即:

学习、培训的平台:加大教师学习、培训的资金投入,创造一切条件支持教师专业提升,力争青年教师向更高层次发展。

教师能力展示的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展示、教学成果展示、教育科研成果展、课件制作展示等。

跨学科互动的平台:坚持开展教育教学交流活动,举行教师论坛,教师沙龙。

交流合作的平台:校内合作、校际合作。

教育科研的平台: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研究中成就人生。

平台的搭建增强了教师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五年的课改教师硕果累累:获全国级奖励约110人次,自治区奖励约130人次,市级奖励约160人次,沙区级奖励约300人次。

(一)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为突破口,构建学校新的“学习”文化。

我们把创建学习型学校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把创建学习型学校当作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来抓,

从校本培训入手,积淀教师理论基础。

教师是课改的主力军,只有学习,才能转变固有的陈旧的观念,所以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是课改成功的关键所在。使教师在培训中养成学习的职业习惯,加快教师队伍优质化建设。

培训内容丰富

(1)细学课标。我们把每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内容定为重温课标,进行语数教师课标测试,让课标深记在每一位教师的脑海中,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中,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新课程、新教材的精神实质,彻底更新教育理念,逐步确立与课改相适应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和学科观。

(2)开展 “营造书香校园、构建学习型学校”读书活动:开展教师读书活动①利用每次政治学习开展 “好书共赏”“快乐读书”读书交流,王瑞、马玉花、李粉梅等11位教师把自己读书的感悟与全体教师分享。②建立教师“读书摘记本”。我校教师每月摘抄四篇读书笔记,40岁以上教师不得少于200字,40岁以下教师不得少于400字,从校领导到普通教师无一例外,每一本都体现教师个性特点,每一本都体现教师成长的足迹。③开展“读书摘记”传阅交流活动,在传阅中学习,在交流中进步。④开辟“新书推荐”“好书推荐”栏目。由教导处向教师推荐教育、教学专著如《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激发教师读书的欲望。⑤开展师生“半日读书日”活动。开放半天让教师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读书,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享受书中的乐趣,教师及时将所学、所感、所思、所悟记录下来,教师在交流中提升理论素养,在感悟中夯实基础理论,在参与中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这一个活动拉开了我校全面参与理论学习的序幕,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少先队围绕学校读书活动方案,积极组织开展题为“走向世界的中国”学生读书活动,希望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学校十分重视“走向世界的中国”读书活动,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方案中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目标、口号、基本策略和具体实施要求。各班级根据少先队读书活动方案制定了本班的读书活动计划,同时我们还向家长下发“读书倡议书”,倡议家长也参与读书,为孩子营造更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配合学校开展书香家庭,并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学期末,同学们每人为班级捐赠一本书建立了本班小书库,学校根据活动计划和开展情况全校评出六个“书香中队”和80名读书之星。通过读书活动,增加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为积极打造学生的人生底色、建设学生的精神家园、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结合教师的困惑进行教学理论的培训。时时关注着教师的需要,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发现教师对什么是教学案例?如何撰写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应写些什么?什么是校本教研等认识较为模糊,于是结合实例组织全体教师对怎样撰写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进行等专题讲座,明确了教师的认识。

(4)以“致教师的一封信”形式提出教师假期自培要求,以鼓励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自我研修的意识。

培训渠道拓宽。

(1)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我们极为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千方百计为教师的成长架设平台,特别是为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提供优良的环境条件。一方面,在学校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派教师参加“标本制作”培训班学习、党员骨干学习、全国小语阅读大赛等培训学习,为教师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为大家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另一方面,聘请市、沙区专家、教研员、外籍教师来校指导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理念培训、解决困惑,鼓励教师与专家靠近,与专家对话,为教师的发展创设更广阔的空间。

(2)通过“学”与“教”,“帮”与“促”实施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培养青年教师。遵循“发现名师、培养名师、用好名师、开发名 ……此处隐藏4742个字……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特色的思路,普及:做到三个保证,时间上保证每周每班一课时排进学校总课表;师资上保证——配备专职、兼职写字教研组长及教学教师;教学内容上保证——自编写字教材。提高: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二是进行双姿检测活动提高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三是开展“墨香校园”写字上星级活动提升学校写字文化。2006年初在写字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自编写字教材。教材含概:前进中的校本活动课程--让“墨香”永飘校园、书写姿势及执笔方法、利用评价提高学生写字水平、中国书法发展史、名人小故事五个章节内容形成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特色与能力;举办了十四届“墨香校园”写字上星级活动;形成每天固定20分钟全校性练写字的氛围,凸显了我校校本课程的特色。写字上星级活动采用滚动式评比,学生在六年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进步,始终有更高的追求目标。在近五年中,我校已开展了十届写字上星级评比活动,共有680名同学获得了“星级生”称号,680名学生家长收到了学校发的喜报。

3、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科技实践活动。我校在命名为“乌鲁木齐市科技特色学校”的基础上,以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为抓手,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献身科学的勇气和精神。如:积极组织参加全市物理光束传递仪式,参观了板房沟新华联温室大棚的荷兰迷你黄瓜、樱桃番茄、无公害蔬菜种植,开展科普进校园,大手拉小手知识传播活动(科学环境知识讲座);举行七巧板比赛、风筝比赛、四驱车车模比赛、航模比赛等,学生们结合生活常识发明出“防盗信箱”、“吃垃圾的螃蟹”、“环保筷子盒”、“节水洗衣机”等分别荣获市级小发明奖;学生的科幻画获奖在市级也榜上有名。学校连续三年组织学生参加了全国“智力七巧板”比赛,获奖面超过95%以上,学校三年荣获优秀组织单位。科技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动脑过程中,增强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提高了运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小崇尚科学,热爱科学。

4、拓宽渠道,活用资源。我校充分利用资源,让“课改”“立体”起来,将校园物质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将资源配置硬件与软件相结合,把学校建设成为花园、学园、乐园,使学校本身就是一部“课改”的大型“教科书”,每一面墙,每一块标牌,每一片绿地都能充分体现丰厚的文化底蕴。一进我校,最醒目的是校训“我努力、我成功、一生一世学做真人”,随处可见“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育人的名人名言和“快乐地学习、高兴的成功”“相信自己、我也可以”这样激励性的凡人凡语。校墙以“四有”、“行为规范”、“课间生活”为内容进行了美化,让校墙“会说话”,渲染了育人的外部氛围,校门口、校内的橱窗、科技长廊,分别以“党的教育方针”、“三个面向”为内容展现教育的方向,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楼内悬挂“市民文明公约”,放置本周校务公开栏,每周文明提示。悬挂人性化的提示标牌、名言警句,提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悬挂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了解祖国,了解世界。旧楼墙体由美术老师创作了以“喜迎奥运”“民族大团结”“儿童乐园欢迎你”为主题的大幅宣传画,就连厕所的墙体上也布置了“我是文明的小学生”的画面,新楼一侧还为学生准备了一块可以自主写写画画的大黑板,楼后巧用废旧轮胎为原材料,建立有色彩鲜艳、富有情趣的攀爬、秋千、坐垫等娱乐设施的儿童乐园,操场上画出了深受学生喜爱的棋盘、跳方格等场地,这一切不仅能满足少年儿童的审美需要,使我校的校园环境富有装饰性和时代气息,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发扬个性、增强友谊、强身健体的场地空间,从点滴之处形象地引导学生的文明言行。这些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砥砺品行,塑造美好心灵。

三、尝试评价改革,形成评价机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评价是课改的指挥棒,被称为“课改”的“瓶颈”。

1、 建立教师评价机制。

(1)实行教师工作量化考核。新课改需要高素质、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师队伍,面对新时期的需要我们把教师日常工作与质量效益紧紧捆绑,2004年3月我校实行教师工作量化考核,赋予每人基数为100分,再依照德、勤、技、能加分与减分条例的考核细则进行自我评价、年级组组评价、考核领导小组评价,考核成绩作为教师评优评先、专业技术考核及教师聘任制的依据。教师工作量化考核的实施彻底打破了旧的管理体制,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提出了优质+创新的工作目标,以人文的管理方法强化教师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

(2)出台教研组(年级组)团队建设评价细则。学校既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场所,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地方。其中教研组(年级组)更是学校中各学科教师发挥集体智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的教学研究组织,是学校教学指挥系统的重要部分,教研组建设直接关乎一所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它建设的水平一定程度上也关系到学校教学工作的水平。因此,我校改变以往由学校单方面评价为教研组自评与学校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评价的内容包含师德、教研计划、活动实施、教育科研、资料归档、成果、创新与特色,其中前五项评价为100分满分,后两项为附分。评价体现教研组(年级组)与组内教师的评价主体意识,体现评价的多元化,将团队文化建设、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成绩的提高等综合评定,使每位教师都融入并参与教研组(年级组)文化建设之中,体现教研组(年级组)是新课程实施和教育教学创新的信息中心、指导中心、研究中心、服务中心,教师是推进课改的参与者、实践者、合作者、研究者,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融入学校整体发展之中。

2、形成学生评价体系。

(1)构建适应新课程需要的学生动态评价体系。2002年9月我校教师针对学生评价方式经过5年的辛勤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合理的评价体系——“看看我的收获”,这套评价体系以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作业评价体现评价的人性化,突出对学生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个性化作业用苹果、星星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图案代替了冷漠的“ˇ”、“X”。

(2)内容丰富的《市18小学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手册》。我们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注重发展过程的评价,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达到目标付出的努力和体验给予及时评价,关注赏识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从而使学生时时感到来自教师、家长、同伴的支持和帮助,在评价中不断纠正自己的行为,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力求动态、全面地反映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各学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从学生特长、文体综合素质;从教师的寄语、同学的话、爸爸妈妈的话、我想说”等评价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形成一套由过程性评价到终结性评价的完整评价体系,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到成功和进步的快乐,在正确的评价中健康的成长。评价方式可采用星级制、百分制、等级制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走在实施课程改革的征途上,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将继续高奏课程改革主旋律,坚信:耕耘不辍,追求无限,脚踏实地进行科研实践,不断改革与创新,谋求学校新一轮发展的动力源,打造学校品牌,展现教师风采,张扬学生个性。

《改革中谋发展 创新中呈特色 与课改一起成长——课改特色汇报[本文共9408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