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关于排灌站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4-06-23 10:30:57
关于排灌站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本文共1531字]

关于排灌站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认真办理代表建议,推动建议办理工作从“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转变,是人大常委会加强同人大代表、人民群众的联系,改进工作作风,推动工作发展的内在要求。5月21日至23日,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XXX专程赴安庆就同合圩排灌站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听取安庆市人大常委会、安庆市水利局、潜山市和怀宁县水利局情况介绍,实地查看同合圩排灌站并与工作人员深入座谈交流。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同合圩排灌站基本情况

同合圩排灌站,又名五一排灌站,潜山县、怀宁县合建于1967年10月,共有8台柴油机承担排涝任务。1977年进行机改电,由安庆地区水电局管理。1981年,由安庆地区水电局行文委托潜山县水电局管理至今。1994年进行了更新改造。现总装机10台套650千瓦,其中排涝装机8台套540千瓦,灌溉装机2台套110千瓦。原有职工8人,现有职工2人,其中1人系聘用临时工。

同合圩排灌站承担着潜水左段与皖水右段之间同合圩集水面积16.08平方公里的排水任务,有效排涝耕地面积1.5万亩,受益人口近2万人。受益区包括潜山市油坝乡的油坝、崔仓村,怀宁县平山镇的花车、范祠、岗山村。同时承担着怀宁平山镇范祠、高泽、大洼、岗山4个村耕地面积0.6万亩的灌溉任务。同合圩土壤肥沃,收成较高。

排灌站运行以来,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圩区群众的大力支持和交口称赞。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水费无法收取,站内设备年久失修,圩口正常运行得不到保证,并逐年陷入瘫痪状态。每年汛期均导致圩内上万亩农田及多个自然村庄不同程度被淹,损失惨重,群众苦不堪言,农业生产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圩区群众和省、市、县人大代表多次提出建议,请求迁建该站。潜山市、怀宁县水利部门也通过多种渠道呼吁改造排灌站。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策制约问题。水利部对装机容量为300—1000千瓦中型排灌站的建设、运行、维护没有纳入国家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统一规划,缺少专项资金支持。2016年,省水利厅曾将该排灌站纳入治理规划,由于资金不能落实,至今没有启动。现在拟将其纳入全省中小河流治理皖河右岸综合治理项目,前期工作刚刚着手。

2.管理体制问题。1992年以前,同合圩排灌站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后,该站没有整体转隶,属于黑户单位,处于无人管理状态。近年来,以潜山市水利局为主管单位,但是在机构名录上并不存在同合圩排灌站。

3.资金保障问题。2000年以来,安庆市水利部门没有安排任何资金投入,仅潜山、怀宁两县有一些小的资金投入,事业经费和人员经费严重缺乏,只有1名职工在苦苦支撑。2015年以来,怀宁县财政每年拨款10万元,潜山县财政每年拨款15万元并承担排灌站产生的电费,才使得排灌站能勉强运行。

4.设备老旧问题。同合圩排灌站大部分设备均属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产品,年久失修,排涝能力有限,同时,圩区内沟渠体系不畅通,致使圩区经常被淹没。

三、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上,饭碗里主要装中国粮。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粮食安全出发,努力做好同合圩排灌站建设,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此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1.在政策支持上,将同合圩排灌站改造建设纳入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特别是在皖河右岸怀宁段综合治理中,统筹考虑防洪、排涝和灌溉,并支持圩区内沟渠畅通整治。

2.在管理体制上,落实排涝站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地位,对工作人员定编定岗,明确管理责任主体,健全运行机制,确保机站正常运行。

3.在经费保障上,省、市、县三级要安排专项资金并纳入财政预算,将国土、财政、发改、建设、水利、环保、交通等部门涉水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有效整合,让有限的财力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积极拓宽经费来源渠道,鼓励种粮大户配套改造圩区内沟渠。

4.在基础建设上,常态化组织开展水利冬修,推进圩区小沟渠、小塘坝整治,与农村交通、环境保护、农业发展和乡村全域旅游等有机结合,使水利资源的利用与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有机地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协调相统一。

《关于排灌站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本文共1531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