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九九重阳节初中日记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九九重阳节初中日记,欢迎阅读!
九九重阳节初中日记1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九九重阳节初中日记2
农历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重九节”、“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等。各地还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等习俗。在我国,重阳节也称“老人节”,是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今年的重阳节刚好是双休日。那天,我写完作业,想出去活动活动。无意间看到了写字台上的日历上显示着红色的大字:10月13日(重阳节)。建队日!重阳节!哎,我得做点什么!
走出大门,突然间,我看见了正坐在弄堂里的老太太。老太太今年小80啦,是我家的老寿星。只见她坐在椅子上,花白的头发有点凌乱,身体微微往前倾。她在干吗呀?上前一看,原来她在剪手指甲。她那拿着剪刀的瘦骨嶙峋的手微微有些颤抖。因为视力不好,眼睛已经眯成了一条线,正吃力地剪着指甲。
看到了这一幕的我,终于再也忍不住了,忙冲进屋里,搬起一张小木椅子,直奔坐在弄堂里的老太太那儿。“老太太,我看你太吃力了。我来帮你剪吧。”我边说边坐到老太太对面。老太太见是我,顿时笑呵呵地说:“哦!伶伶呀,你真是个好孩子!”我听了,心里乐开了花。还没等她说完,我就已经从她手里夺过了剪刀,开始帮她剪指甲了。
剪完指甲,我抬起头,看见了老太太的那一头乱蓬蓬的白发,我心里有点疑惑:太太一直是个爱整洁的人,难道今天她忘记梳头了?还是被风吹乱的?“老太太,你今天忘了梳头了吗?”“怎么,我的头发很乱吗?”“嗯,有点。是不是风吹乱的呀?”老太太听了我的话,笑了,眼角的皱纹更深了,“哪是风吹乱的呀,是我老了,手不听使唤了,最近手酸得要命,举不高,也梳不像头了!”听了回答,我忽然感到鼻子有点发酸,心中很难过。我忙去拿来梳子,帮老太太梳起了头发。“老太太,以后,让我来帮你梳头吧。”
“好,好,真是我的好孙孙。”一梳子,两梳子……等我把头发梳理好了,忙拿来镜子让老太太照一照,老太太左手拿着镜子,右手摸着梳理整齐的头发,乐得就像个孩子一样,嘴里念叨着:“我家伶伶的手就是巧。伶伶真的长大了。”望着老太太开心的样子,我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一本正经地说道:“老太太,今天可是您的节日,我祝您节日快乐,长命百岁!”老太太听了,笑得更欢了。
九九重阳节初中日记3
秋雨缠绵了一周,__江江堤的柳树已显得十分憔悴,紫薇叶儿也多了几分斑斓。早上行走在江堤上,珠珠野紫菊,努力地从花圃的绿篱中站起身来,纤细的花丝似紫云般舒展着,朵朵花盏妩媚清雅,暗香隐隐,她似乎在轻唤重阳,又好像在邀请人们与之共话重阳。
每每重阳,我总爱先泡一杯菊花茶,让缕缕清香弥散书房,再合着古诗词的韵律,悟那“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的浓浓乡愁,读那“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真挚友情,寻那“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的豪情??
当那“晚酣留客舞,凫舄共差池”的诗句搅开沉寂的心池,我便憧憬着,如何叩开邻家陌生的大门,掬出真诚和快乐,与邻居把酒对盏,共话重阳。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抵达心灵,我仿佛看到了唐代诗人王维正站在时光的断崖前,为千万长年漂泊的游子,直抒在异乡举目无亲的清冷;我仿佛看到了远古时代,亲朋旧友在漫漫长夜里的隔空相望,白发爹娘在千里之外的深长牵挂。于是,灵魂便乘风远行,去向那人烟稀少的村庄和村头树下伫望的老人弯腰、低头、折身。
有位诗人说:“我们从一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来到一个精神极度匮乏的年代”。我到觉得,我们正在从物质极为富足的时代向乡愁、友情极为匮乏的时代转化。在门对门老死不相往来的大都市里,不知犁耙为何物,坐着高铁,刷着“微信”的我们,有谁能在看完青山,又赏碧水的闲暇之际,穿越城市的水泥森林锁住浓浓的乡愁呢?又有谁肯在重阳节,怀揣“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的诗句,与城市一角的下岗职工、贫弱孤寂的人儿来一次“隔篱呼取尽余杯”呢?我一直痴痴的认为,重阳节里的乡愁、友情如同菊花泡制的老酒,搁置年代越远,放置时间越长,乡愁、友情的味道就越醇香。而这种醇香是能够填充这个时代的空虚,是能治愈世间的狂燥的。如果今日的人们能减弱一点对物质与名利的追逐欲望,拆除一道道冷漠的心墙,踏着重阳节的时光,迎着菊花的开合,唱着古诗词的韵律,在心田里移植一片诗词紫菊,让她永远盛开唯美的乡愁、真诚的友情,那这个世界便是欢乐温暖的,便是宁静古雅的
九九重阳节初中日记4
昨天是重阳节,也是一年一度的老人节,可也就在昨晚,噩耗传来。
晚上,正当我们一家欢聚一堂,有说有笑地吃着晚饭时,妈妈的手机响了,妈妈接完电话,我问妈妈是谁的电话,妈妈黯然的告诉我,住我家三楼的高祖母(舅婆的妈妈)去世了,说完,便和爸爸匆匆忙忙地出去了。这对我来说,简直犹如晴天霹雳,眼泪直往下流。我掩饰不了我的伤心,更掩饰不了我对高祖母的愧疚……
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家里没人,我又没带钥匙,焦急万分。我跑到三楼敲响了高祖母家的门。她开了门,见是我,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我给妈妈打了电话,才安下了心。挡高祖母颤颤巍巍地把可口的饭菜端到我的面前时,顿时一股暖流流遍了我的全身。
而我,而我却……却……每次高祖母去散步遇见我,我都不理不睬,连招呼都不打,就像没看见一样,可她老远就望见我了。现在,高祖母去世了,我后悔莫及,可一切太晚了,太晚了……我再也见不到她慈祥的面庞,再也感觉不到她的爱。天上的星星,请你告诉我,高祖母能听到我说话吗?她会原谅我吗?地上的小草,请你告诉我,高祖母睡得好吗?
我会永远记住昨天,重阳节。安息吧!高祖母,以后每年的重阳节,我都会来看望你!
九九重阳节初中日记5
秋高气爽,风和日丽,九月九日重阳节到了,重阳节是老年人的节日,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小学生更要把这种美德发扬光大。
我们小区附近有一家敬老院,每次从那经过,我都会情不自禁地看过去,那些失去健康的老年人好可怜,辛苦了一辈子,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晚年,却要在敬老院孤零零的度过。所以,早在几天前,我和邻居几个小伙伴就商量好,这个重阳节去敬老院看望那些老人,我们的想法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表扬。这天一大早,我们带着水果和食物来到了敬老院,许多大人已经带着孩子早到了,敬老院非常热闹,老人们眉开眼笑,我们帮他们打扫卫生,唱歌,讲故事,看着他们欣喜,激动的目光,我们开心极了,一个上午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过去了。为别人行善,就是在为自己储存幸福,我们决定,明年的重阳节还去敬老院为老人们献爱心。
中午,回到家中,我越想越不对,陪伴我成长的奶奶我又为她做了什么,“乌鸦有反哺之恩,羊羔有跪乳之德”我说:“奶奶,我要为你洗脚。”,我用盆子打好水,把奶奶扶到沙发上,我给奶奶挽起裤脚,脱下袜子,把脚放进水里面,奶奶高兴的泪水涟涟,我说:“奶奶,你的脚茧子怎么那么厚呢?”,奶奶叹了一口气,时光回到了四十年前:爷爷奶奶结婚后,生下了大姑,二姑,三姑,爸爸和叔叔,爷爷在河南油田上班,为中国的石油工业做贡献,奶奶带着五个孩子在山东老家种地,非常辛苦,奶奶个性强,种出来的庄稼长势喜人,谁见谁夸,她的脚都是那时候长年累月累的了。九十年代初,奶奶带着孩子们来油田和爷爷团圆,依然为一家人操劳,再后来,有了我们这一代,奶奶就轮流着为我们做饭洗衣,接送我们上学放学······
泪水不禁模糊了我的双眼,我仿佛看到在以后的日子里,一个小姑娘搀扶着我行走不便的奶奶,慢慢地向前走着,那个小姑娘就是我。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九九重阳节初中日记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