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26 22:48:54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本文共7787字]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划分课时:一课时

课前预习:

1、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熟课文。

2、圈:圈出本课的生字,然后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并在书

中批注出来。

3、查:搜集毛主席在花山的背景资料;根据自己的情况收集关于毛主席的故事,或歌颂毛

主席的歌,或有条件的搜集一段影像资料等。

4、思:思考课文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件事?

5、标:文中还有哪些读不明白的地方,请用“?”在书中标出来。

教学目标:

1.认识 11 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受毛泽东关心群众的情怀。

3.引导学生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电影电视中,我们常常看到我军每到一地,都要主动为当地老百姓做许多事。因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是为人民利益而战斗的,这是我们能战胜所有敌人的法宝之一。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检查课前预习: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

2.认读本课词语,同桌相互考考:

操劳严肃石碾干扰诚恳簸箕为难胜利保证特殊

局面拘束浑身扫帚乐呵呵夜以继日端端正正

3.认读本课多音字: 舍凉

4、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小组内交流,例如:

夜以继日:用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

旮旯:方言,指角落,文中指狭小偏僻的地方。

5.默读课文,理清内容:

(1)思考课文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件事?

a、让警卫员把到别处碾米的群众请回来。

b、派警卫员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

c、毛主席来到碾米群众中交谈并帮群众推碾子。

(2)小组交流,集体研讨。

三、细读课文 ,自主学习:

1.默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勾画下来,还可以在一旁作上批注。

2.把你批注的感受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找找还有什么你们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从毛主席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谈感受。)

例:(1)“毛主席正在看地图,忽然抬起头”“毛主席皱了皱眉,把拿起来的香烟又放下了”。

(从毛主席的这些动作和神态中你感受到什么?)

毛主席在操劳国家大事的同时,也把老百姓做饭、吃饭的事情挂在心头,并且很重视这

件事,从中体现了他和人民大众处于平等位置的思想。

(2)“‘这怎么行?’他严肃地说,‘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

响群众的生活。’”

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想一想毛主席的工作是怎样的工作?可以结合交流学

生搜集的关于毛主席在花山的背景资料。(毛主席虽然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却不把自己当成特殊的人。)

(3)“昨天这个时候,门口花椒树下的碾子有碾米声,现在又到了碾米的时候,怎么没动静

了呢?”“你也看见了,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米,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

(是啊,我们主席虽然是伟人,但他也惦记着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琐事。)

(4)“你想过没有?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

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反过来讲,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这些道理你不是不明白。依我看,你是把我摆在特殊位置上了。”

①自读,这段话讲了几个意思?(一是进行革命战争必须依靠群众的支持;二是我们进行

革命斗争正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位置”上。)②从这些话中,你认为我们的主席是一个怎样的主席?

“依靠群众的好主席”“与群众同甘共苦的好主席”“严于律己的好主席” “与民众一心

的好主席”等。

③齐读这段话。

(5)你还能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毛主席平易近人、关心体贴群众?

(6)自学的时候还有什么疑问吗?(也许有学生要提到以下的句子。)

一位老人细细端详着毛主席,说:“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补充,教师可作小结:这句话说明老人还没有认出毛主席来,但

是他可能听到过有关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疾苦的一些事情,也有可能看到过不少类似的关心群众、帮助群众的八路军或解放军领导干部,所以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也说明毛主席及其率领的革命队伍已经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深得人心了。)

毛泽东主席为新中国的建立转战南北,夜以继日,指挥了许多重大的战役,做出了很多

惊天动地的大事。今天,我们又看到了他在人民群众之中的音容笑貌,听到了他为群众着想的肺腑之言,读起来既让我们觉得那么亲切近人,又在心中涌起一份感动。(选择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名读课文,小组内阅读课文。)

四、拓展活动 :

当然,毛主席关怀体贴群众、平易近人的作风还体现在很多地方,你能说说你所了解到的吗?(可以讲一个毛泽东主席的故事,唱一首歌颂毛主席的歌或观看一段影像资料等多种形式。)

本课板书:

28.毛主席在花山

请碾米劝喝茶帮推碾

关心群众,为群众着想

第二篇:《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教学时,要体现生活与课堂﹑自主与引导﹑生成与预设三大理念。今天的孩子,都没见过碾米,因此课前要引导孩子查阅相关资料。课文其他内容较浅显,应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进行理解;重点赢放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以小写大﹑以平凡写伟大的写作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毛主席的革命情怀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3.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关心群众碾米和给群众送茶水等内容,体会毛主席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碾米是怎么一回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向,激趣入课

1、出示毛主席碾米图像:图上是谁? ……此处隐藏3070个字……支持着革命,革命的目的也是为了人民,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革命就不会成功。而要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就要关心、爱护人民群众,时时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同时,也表现出伟大领袖毛主席从来都将自己看作是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员,从不搞特殊化,从不需要特殊照顾的伟大风范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4.课文中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略?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课文对毛主席让警卫员请乡亲们到自己屋外的碾台上碾米,毛主席要警卫员将自己舍不得喝的茶叶沏给乡亲们喝这两件事情写得比较详细;而对毛主席利用工作间隙帮助乡亲们碾米这一件事和对毛主席为什么住进了“花山”这个村子,他住的农舍是怎样的情形,他是怎样夜以继日地工作的这些内容,有的不写,有的一笔带过,有的写得比较简略。

作者这样安排材料的原因是,前面两部分的内容能够鲜明、集中、突出地表现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重点去写,写得较为详细;而后面两个方面的内容,跟这篇文章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关系不大或很远,所以简略去写,或者一笔带过。)

“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注意评议其对与错,它关系到本单元作文的写作,对于今后写作材料的选择和运用,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六)老师讲评。

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表扬知识掌握较全面、准确的同学,给没掌握详略得当这一写法的同学归纳分析原因,指明努力方向,提供改进的办法和措施,帮助这些学生固强补弱,不断进步。

第五篇:《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2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本文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

2、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从而受到热爱领袖的教育。

二、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毛主席处处为群众着想的思想作风。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三、学生活动设计

课前,学生搜集毛主席的生活小故事。以及关于“花山”的背景资料,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作铺垫。课上,自学质疑,围绕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共同探究,感情朗读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提炼写作手法。课后,学生讲出课前搜集的小故事,相互交流,提高认识,深化中心。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提问:“花山”是什么地方?毛主席什么时候去过花山?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要让学生说出课文主要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请群众回来碾米,给群众沏茶喝,帮母女俩推碾子。)

2、读一读自己所画的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结合学生发言,教师让学生画出毛主席对警卫员说的一段话和课文结尾的那一句话,留待以后深入理解;其余语句可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理解。)

3、检查朗读情况。(让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自由挑选课文中的某一部分来读,从而展示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三)进一步自学,深入理解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为了学懂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弄懂哪些问题?先自己思考,再和组内同学讨论,记下讨论结果。

2、学生按要求自学、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对学生的问题归纳整理。师生共同归纳出:

(1)毛主席为什么要请群众回来碾米?还给群众沏茶喝?

(2)毛主席说服警卫员的那段话怎么理解?

(3)怎样理解课文结尾的那一句话?

(4)这篇课文表现了毛主席怎样的优良作风?

4、师生共同解决以上问题。

教师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提议先理解第(4)个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

(2)全班交流:(从毛主席让警卫员请群众回来碾米和给群众沏茶、替母女俩推碾子这三件事上可以看出来,他不愿为自己一个人的工作而耽误全村群众吃饭,还给群众沏茶喝,帮他们推碾子,充分表现出毛主席关心群众,把自己视为群众中的普通一员的好作风。) (从毛主席教育警卫员的那一段中也可以看出

来。这段话讲了三层意思:一是革命需要老百姓的支持,二是革命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位置上,这也说明毛主席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他更愿意和群众打成一片。)

(3)指导朗读: 理解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说老人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通过这一个问题,把其他几个问题都有机地串连起来,从而达到理解课文重点、难点的目的。)

(三)体会文章写法

1、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

2、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可引导学生想一想作者为什么没有样写毛主席夜以继日地为全中国的解放事业而操劳这件事。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确:与中心关系密切的材料详写,反之,简写。)

(四)课外延伸:让学生拿出自己搜集的小故事,讲给大家听,可也谈谈自己的感受。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23*毛主席在花山

请 碾米; 劝 喝茶; 帮 推碾

关心群众,为群众着想

“小”中见“大”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反思

每当老师布置一个作文题,不少同学总要搜肠刮肚去拣“大”材料,比如写《我的爸爸》,就要去想爸爸干过哪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当过什么大英雄,得过什么大奖,见过什么大人物等等,有的还胡乱地编造事实,结果爸爸在自己的笔下走了样。

其实,写一篇文章,真的不需要一味地去拣“大”材料,生活中的小材料,小事情同样可以写出好文章,反映大主题。课文中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

《毛主席在花山》,毛主席可算是大人物了,作者并没有去写他在花山夜以继日地操劳,怎样指挥作战,怎样制定重大的方针、政策等,而是写了他“把乡亲请回来碾米”、“给乡亲送茶”、“和乡亲说茶、给乡亲端茶、推碾子”这些生活中的小事情,由于作者把这几件小事情写得很真实,就很好地反映了毛主席在花山关心人民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这样一个大主题。

其实,同学们整天生活在那些细小的材料“堆”里,作文素材随处可见,随处可闻,随处可取。素材不在大小,只要我们平时留心观察,重视积累,注意选择,细致描写,精心刻画,并用真情去表达,就一定能写出亲切感人的好文章来。

默认推荐更多精彩文章: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及反思

23《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之二-教学教案_[教案下载]

毛主席在花山学案设计

28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课件

毛主席在花山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本文共7787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